亚马逊Prime Video日本上线广告,流媒体“加价时代”悄然到来?

4月8日,亚马逊正式在日本市场对其Prime Video服务进行调整:Prime会员在观看电影和电视剧时,将看到插播广告内容。若想继续享受“纯净版”观影体验,用户需每月额外支付390日元,选择“无广告”选项。

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了日本用户的热议。作为全球领先的流媒体平台之一,亚马逊Prime Video的这一调整无疑是其商业模式转变的重要信号,也再次揭示了整个流媒体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。

从“买会员送视频”到“会员+广告”,亚马逊也开始精打细算?

与Netflix、Disney+等平台不同,Prime Video长期以来是作为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的“附赠福利”存在。用户在享受包邮、快速配送等电商服务的同时,还能免费观看海量影视内容。

但随着内容制作成本持续走高,以及用户增长逐渐放缓,单靠会员费已经无法覆盖持续扩张的内容支出。亚马逊此次在日本引入广告,并非“割韭菜”,而是试图在维持整体订阅价格稳定的前提下,拓宽收入来源,继续投资优质原创内容。

亚马逊方面也表示,此举“旨在通过广告收入继续投资于有吸引力的内容,并扩大投资规模”。可以看出,这不仅是一种商业上的自救,更是对内容生态长期发展做出的权衡。

广告版VS无广告版:用户选择权变多,体验却可能受损?

对于部分用户来说,每月390日元的“无广告”费用似乎并不高,但这一策略其实已经在悄悄改变流媒体的产品逻辑。

用户面临的将不再是“是否订阅”,而是“是否加价”。这与Netflix此前推出的“广告支持标准版”如出一辙:通过更低的订阅价格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,同时将广告作为新的盈利杠杆。

不过,这种做法也引发了新的问题:原本“无广告”的体验正在逐渐成为“增值服务”。换言之,流媒体平台正在从“内容收费”走向“体验分级”。

对于习惯了“干净观看环境”的用户来说,这或许是一种倒退;但从商业层面来看,这是平台与用户之间新的“平衡博弈”。

日本只是开始?或为全球市场试水

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并不是第一个被“广告化”的市场。在美国、英国等地,亚马逊此前已率先引入了广告,并同步推出无广告升级选项。而此次在日本上线,很可能是亚马逊为亚洲市场全面“广告化”铺路的重要一步。

考虑到日本市场的付费意愿与内容消费能力,亚马逊选择从这里“试水”,无疑更具策略性。一旦用户接受程度较高,未来在其他亚洲市场,包括韩国、新加坡甚至中国台湾等地复制这一模式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